FDA要10種抗憂鬱藥加自殺警語 衛署提醒醫師和患者留
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近日要求「百憂解」、「速悅」、「克憂果」等10種治療抗憂鬱藥品的說明書中要特別加註與「自殺行為」相關的注意事項,引起衛生署高度重視,精神科醫師表示,目前無證據證實這些抗憂鬱藥品會導致病人自殺,倒是得留意病人使用藥物後的24個月間,因服藥讓體力變佳後有力氣去自殺。 近日被美國FDA要求在說明書上寫上與「自殺行為」相關的使用注意事項的10種抗憂鬱藥品為:BupropionCitalopramFluoxetineFluvoxamineMirtrazapineNefazodoneParoxetineSertralineEscitalopramVenlafaxine FDA要求加刊注意事項,主要是提醒醫療人員,應嚴密監控及照護病人,以防止自殺行為不良反應發生,惟FDA亦強調,自殺的副作用與藥物間是否有相關性,目前還未有進一步證據能證實,病患未經洽詢醫師,不應自行停藥。 由於台灣亦有多張相同成分藥品許可證,使得藥政處高度重視,官員表示,署內所設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資料顯示,國內尚無因服藥導致自殺的副作用通報案例,但是仍然提醒醫師或患者注意,使用此類藥物時要提高注意。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表示,這10種抗憂鬱藥品在國內亦常,主要是針對嚴重憂鬱症或慢性憂鬱症的患者。憂鬱症患者通常有強烈的自殺的念頭,多數人因體力不濟而未實現,臨床上可以發現,病人吃了這些抗憂鬱藥2周以後,因睡眠品質好,體力會比以前好,這時,精神科醫師反而會非常小心觀察病人有無自殺行為。 楊聰財表示,憂鬱症病人的治療時程為半年到9個月,治療到了中段期間,也就是24個月時,是病人最容易自殺的危險階段,這個時間不管在給病人藥物的劑量和言談舉止間,要特別留意。尤其,不少精神科以外的醫師,現在也會開這幾種抗憂鬱的藥,他呼籲基層醫師必須在用藥後更加謹慎觀察病人的改變,不是開了藥以後就沒有事了。 至於我國是否亦要求廠商於中文說明書加刊自殺注意事項,衛生署將蒐集該類藥品在國內、外不良反應資料,提藥物審議委員會討論後決定,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。

 

○罹患憂鬱症時,必有嚴重的情緒問題,所以診病必先診心,病人的絃外之   

    音要懂

  「診病必先診心」,幾乎所有的病都從情緒而來,因此不論醫生專攻的是哪一科,都不能不修「疾病心理學」。尤其東方人比較不善表達情緒,該說的話不知從何說起,一一隱忍下來的結果,成為內在的情緒衝突,最後從肉體的異常和病痛表現出來。所以頭痛未必真的是腦部有病變,胸悶也不見的是心臟或胸腔有問題,醫生要聽懂病體的「絃外之音」,才不會被複雜的症狀耍得團團轉。

○剛開始時單純的心理輔導效果有限

  當我們憂鬱時,是置身在情緒的黑色漩渦時,往往也是身心能量最低落的關卡,這時候愈是想要理出頭緒,就會被情緒的網子纏得愈緊,只會愈想愈亂,愈亂愈悲觀,所以單純的心理開導,效果非常有限。對於精神官能症的患者,醫生必須要拿出更具體的實質幫助,不僅能作用於精神,也要能影響肉體,才能同時提升兩者的能量,協助病患脫離困境。

治療精神科疾病的有效方法: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

  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可提高腦部血流量而治癒憂鬱症、自律神經失調、失眠等等精神科疾病

  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暫時阻斷位在頸部的星狀神經節傳導路徑以後,緊張的訊息不能繼續往下傳遞,身體得以獲得片刻喘息,此時腦部血流量為平時的一˙八倍,正好充分供氧,協助腦部進行自我正常調節。藉由每一次注射的機會,已經紊亂的腦部中樞系統逐漸修正步伐,病人可以感覺到病痛的症狀緩和下來;而隨著注射次數的累積,身心也慢慢走上正常軌道,病人便能逐步脫離情緒的風暴,而在我看來,這才是「不僅作用於精神,也能影響肉體的實質幫助」。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沒用精神科用藥的副作用,又能觸發腦部自我調節功能,有效提高腦能量,是治療因精神壓力過所引發的憂鬱症、精神分裂症、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等等而導致大腦能量不足,之後又因大腦能量不足而引發一系列症狀,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在此方面可發揮根本又有效的方法。

○作用原理不同,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沒用精神科用藥的副作用

  至於什麼是「不僅作用於精神,也能影響肉體的實質幫助」呢?很多人就想到了精神科用藥。

  臨床上可以見到一些病人不斷抱怨全身各種病痛,每次在診間叨叨絮絮,沒完沒了,醫生只好開給他鎮靜安眠藥。剛開始效果非常好,病人嘖嘖稱讚,卻不知這類鎮定劑只要連續使用超過兩星期,就會上癮。如果一下子停藥,病人會出現非常痛苦的戒斷症狀。所以我對這一類用藥總是戒慎恐懼,儘可能避免。

  「星狀神經節阻斷療法」完全沒有用藥依賴或上癮的疑慮,因為它並不是抑制或麻痹腦部的某些活動,而是去平衡失調,讓亢進的紓緩下來,而讓失去動力的重新活躍起來。這一機制,主要是發生在腦部的下視丘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ypothalamus:下視丘

 

觸發腦部自我調節功能,有效治療情緒風暴

  腦部的下視丘是傳遞緊張訊息的最大發報中心,當狀況危急的時候,它的警報器會大鳴大放,警告身體進入備戰狀態。可是如果警報器過度靈敏,動不動就鳴叫,身體被迫時時處在備戰的壓力狀態下,一定會因為彈性疲乏而發生短路,腦部血流受阻引發貧血缺氧,指揮中心愈發緊張,於是頻頻出亂子。

  我們暫時阻斷位在頸部的星狀神經節傳導路徑以後,緊張的訊息不能繼續往下傳遞,身體得以獲得片刻喘息,此時腦部血流量為平時的一˙八倍,正好充分供氧,協助腦部進行自我正常調節。藉由每一次注射的機會,已經紊亂的腦部中樞系統逐漸修正步伐,病人可以感覺到病痛的症狀緩和下來;而隨著注射次數的累積,身心也慢慢走上正常軌道,病人便能逐步脫離情緒的風暴,而在我看來,這才是「不僅作用於精神,也能影響肉體的實質幫助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纖維肌痛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