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救會懇切需要醫師、醫學會幫助我們:

 

《訴求》

(1)終結求診踢皮球  醫療資源整合

(2)強化衛教宣導

(3)積極促成醫療研究團隊

(4)研擬纖維肌痛症身障鑑定標準

 

 

《說明》

一  終結求診踢皮球

需要醫界為纖維肌痛症疑似及確診病患做【醫療資源整合】:

 

絕大多數的病患都是病發後好幾年才能確診,如出一徹的在一般外科、內科、復健科、婦產科、神經內科等之間遊走,也有些人最後被認定是精神上有問題而被轉介到精神科。

由於fma容易與其它類似病症混淆,為避免被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或誤診,因此需做完整檢查排除其他病因後才能確診是纖維肌痛症。

也因為fma病徵多元廣泛,除全身多處疼痛僵硬外,常合併有憂鬱、焦慮、疲勞、失眠、中樞神經異常...等症狀,涉及多科醫療專業。

 

所以我們懇切呼籲完備醫療資源整合:

( 整合1 )

各大醫院成立【Fma治療會診小組】或【疼痛中心】:

內含神經科,疼痛科,身心科,風免科,家醫科,復健科 等專科成員。病患就醫能(一次多科會診)。

以會診形式看診,每次回診的會診病歷紀錄表上 ,各科醫師能統合看到其它科別開列之藥品紀錄,可避免重疊開藥,徒增用藥危險,減少醫療資源浪費。

 

( 整合2 )

請各醫學會協助政府訂定【統列纖維肌痛症診斷碼下治療所需用藥品名】:

確診病患在(一次多科會診)下皆以(纖維肌痛症診斷碼)對症給藥(衛生福利部實施ICD-10國際疾病分類,纖維肌痛症為M79.7),

而不是到了別科卻用別的疾病診斷碼開立,例如掛診精神科就變成以憂鬱症診斷碼開立。

 

若醫生皆能正確使用疾病分類碼,而不是用其它疾病碼張冠李戴,這樣健保局才能將正確的數值,做成確診病例統計,便於未來做疾病研究時正確之參考數據。

 

 

 

二  強化衛教宣導

需要醫學會廣泛宣導,讓更多醫生與民眾了解纖維肌痛症:

 

( 對象1 )

面對求診民眾的第一線醫生,是非常重要的角色。若每位醫生都具備纖維肌痛症的專業認知,當面對患者求診時,就能正確做出診斷及轉介至(會診小組)或(疼痛中心)繼續診察。

( 對象2 )

針對(會診小組)或(疼痛中心)醫師,更需給予專業治療,最新醫療的衛教。

( 對象3 )

對於社會民眾也需要推廣宣導,減少不知從何求診的瓶頸。更應對病患及家屬者,給與充分衛教,增進對纖維肌痛病識感。

 

 

 三  積極促成醫療研究團隊

需要請醫學會與我們一起促成政府成立【纖維肌痛症醫研團隊】:

 

纖維肌痛症至今無法確證病因也無治療方式或藥物可根治,急需醫界探索研究。

醫療研究是醫生的專業權限領域,非一般民眾或患者有能力執行。期望由政府邀集專業醫師,或由醫學會及醫師向政府提出研究計畫,在政府經費補助下成立醫療研究團隊,使這個團隊能夠有足夠的資源,向各國搜集研究報告及文獻,並徵求病患,進行個案的研究或其他必要的實驗。

 

 

四  重視纖維肌痛症重病身障事實

需要醫學會依專業研擬【纖維肌痛症身障鑑定標準】

 

希望可以趕快安排組成一個小組會診,排除其他病因確診後,讓病患進一步依標準鑑定身障資格。

纖維肌痛症需要藥物和非藥物治療 :

目前的使用藥,藥效益有極限,並不能有效改善病狀。

病患身體功能皆有不同大小受損,非藥物治療如中醫針灸,西醫物理治療,運動執行,太極拳...等復健 ,需要進行一段時間(甚至永久)。

病患有了身障證明,就能申請輔助工具,例如:電動輪椅;坐捷運坐公車可以坐博愛座 ,不用苦苦站著 ,病患就可以自己出門去看醫生,自己去復健,那麼此病預後才能大幅進步。

中重度纖維肌痛患者,不僅日常生活受限,甚至被迫離開職場沒有辦法工作,經濟非常困難,成為家庭負擔及社會弱勢族群。

有了身障證明病患也可依身障者工作權益得到就業保障。或申請身障經濟補助,解救經濟困境。

 

本國自己的《臺灣fma醫學研究報告》+《臺灣人fma病例統計》將是提供研擬fma身障鑑定標準的重要醫學憑據。

fma身障鑑定是對fma患者與其他身心障礙者同等權益一視同仁,不應該因國家沒有訂定(疼痛鑑定標準)而被犧牲在法權外。

再則,身障資格也不是一申請就一輩子,需要定期重新鑑定,痊癒良好者即可取消身障資格,不浪費國家資源。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纖維肌痛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