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纖維肌痛症是指中樞神經的疼痛處理功能異常,導致肌肉與韌帶、肌腱等軟組織的慢性疼痛。原發型纖維肌痛症的盛行率是2~5%,發病高峰在50~60歲,男女比例在1:7甚至1:9。
大多數屬於原因不明的原發型纖維肌痛症,少數患者則因其他疾病引起次發型纖維肌痛症。目前已知此疾病可能和睡眠障礙有關,因為大多數的病患都有這個問題。其他可能致病的機轉(學說)還包括心理壓力、免疫功能、內分泌、中樞神經之生化異常及病毒感染。
症狀
☆全身到處痠痛、抽痛、僵硬(Stiffness)及慢性疲勞的症狀。
☆心因性風濕症: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各種多采的心理、身體症狀,如失眠、頭痛、經痛、手部發麻、憂鬱症候群,以及過敏性胃腸症狀…等。
☆觸感痛(觸摸痛,觸物感痛):於正常狀況下不引發疼痛的刺激所引起的疼痛。
診斷
目前沒有抽血診斷的方法,診斷的依據只能靠有經驗的醫師在美國風濕病醫學會(ACR)訂定的18個固定壓痛點的位置,以大約4公斤重的壓力,檢查出11個或以上的壓痛點,並參考比較常見的隨伴症狀做綜合判斷。(例如:肌肉疼痛時間最少都超過三個月;肌肉疼痛常發生在左右兩邊上、下背部或頸部的區域。)為了排除其他和纖維肌痛相似的疾病,如代謝性疾病及病毒感染等,通常需靠血液生化檢查及X光等檢查,來加以鑑別。
治療l
根據美國各大疼痛中心以及在國內設立疼痛復健門診的經驗,此類慢性疼痛不但沒有所謂特效藥特效針,而且單純使用藥物的療效,只能緩解纖維肌痛患者的疼痛,往往不盡理想,必需合併復健、藥物及心理治療。 
☆藥物治療:Lyrica並不能治癒纖維肌痛症,但能緩解纖維肌痛患者的疼痛。
☆物理治療:局部熱療、全身水療、電療、低能量雷射、操作手法及放鬆肌筋膜法可幫助深層肌肉放鬆,鬆弛緊繃的肌肉,緩解疼痛及痙攣,改善血液循環,並且減緩壓力。
☆職能治療:利用深呼吸、冥想、生物迴饋減壓策略、以及心理治療等方法,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度,並且增加腦波中慢波的活動度,進而有效地控制慢性疼痛,引導患者進入寬心與緩解壓力的境界。
另類療法  
☆針灸治療:針灸應該是刺激腦內啡的釋放,從而降低纖維肌痛症候群壓痛點的疼痛。因為目前已發表的研究多顯示出治療結果褒貶不一。
☆整脊治療:因為使用整脊治療於纖維肌痛症候群的唯一對照研究顯示出有負面 的效果,有些整脊治療的方式反倒使纖維肌痛症候群的相關疼痛更加惡化。

纖維肌痛症也被稱作「神秘的疼痛症」,由於神經系統不正常的放電,病人除了會出現全身性的慢性身體疼痛之外,也常合併有睡眠障礙、憂鬱等多種臨床症狀,然而這些症狀相當多樣,診斷上也不是抽血、或照X光片就可以確立,患者常在查不出病因的情況下,飽受病痛之苦 卻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 
據統計,大約每一百位成年人當中就有兩位是纖維肌痛症患者,女性的發生機率比男性稍高,以30~40 歲之間、正處於黃金歲月或事業高峰期的成年人居多,但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。由於纖維肌痛症的臨床症狀表現複雜,不論是診斷或治療,都可能需要風濕免疫科、疼痛科、神經內科、復健科、家醫科、精神科、身心科等,多個專科的醫師合作。醫師合作。
纖維肌痛症好發於 30~40 歲的女性,但男性、青少年、老年人亦不應輕忽。
 纖維肌痛症最主要的症狀為持續三個月全身性的肌肉疼痛,除此之外,患者還可能合併有:
睡眠障礙 頭痛 疲累感  顳顎關節障礙症 憂鬱 大腸激躁症
焦慮 膀胱激躁症 肢體末端麻木刺痛  經痛 記憶力或專注力減低  
由於纖維肌痛症的症狀多樣又複雜,臨床上很容易與其他也具有疼痛症狀的疾病混淆,像是關節炎、甲狀腺疾病、紅斑性狼瘡等;而這類疾病也有可能與纖維肌痛症同時存在,因此醫師可能會為您進行一些血液或 X 光片檢查來排除或確認是否有其他疾病。纖維肌痛症最主要的症狀表現,是全身性的肌肉疼痛。您可以參考網頁 "如何自我診斷纖維肌痛症 ",並將問卷結果列印出來與醫師一起討論,由醫師來判定您是不是患有纖維肌痛症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纖維肌痛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